真好!這里的流動攤販有了“家”!
流動攤販、占道經營,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難點,更影響了交通安全和市容環境。如何在市容秩序和群眾需求之間找準平衡點呢?馬村區馬村街道以“五星”支部創建為抓手,按照“便民、利民、不擾民”的原則,指導社區在轄區設立臨時疏導區,引導流動攤販規范有序經營,實現了規范管理和便民服務的有機統一。
近日,記者在麗景社區出入口的疏導區看到,寬敞的人行道上,一個個攤位整齊排成一排,經營著瓜果蔬菜、熟食小吃、日用品等種類,來購物的市民不少,攤主們忙得不亦樂乎。
“之前騎個三輪車在路邊賣水果,城管來了咱就跑,城管走了咱又出來,每天就像打‘游擊’……”攤主宋女士戲謔地說。自從有了疏導區,她便有了固定的“落腳點”?!斑@里人流量大,生意不錯,老顧客也越來越多?!彼闻扛吲d地說。
據了解,中興路麗景社區附近小區聚集、人流密集,歷來是流動攤販喜愛“光顧”的地方,然而攤點的集聚經常造成周邊道路和小區門口堵塞,擾亂市民正常出行秩序,丞待解決。
該街道通過多次實地調研,綜合考量居民需求、街道環境、攤販經營等因素,與區城管局、市場監管局聯合,指導麗景社區科學布局設立中興路臨時疏導區,引導周邊零散、無序的流動攤販退路入市、集中有序規范經營。
中興路臨時疏導區位于麗景社區出入口東側,共設置了30個攤位,實行日輪換制度,統一管理,確保疏導區經營有序、環境整潔。
將城市管理的“難點”變成為城市添彩的“亮點”,既維護了市容秩序,又留住了城市的煙火氣。接下來,該街道將聯合相關部門不斷創新管理服務方式,注重監督管理長效,讓這個疏導區更便民、更規范、更貼心。